首页 > 最新动态 > 通知 || 2025年“国产软件进课堂”教学改革第三期项目
最新动态
通知 || 2025年“国产软件进课堂”教学改革第三期项目
2025-11-053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颁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逐步推动国产自主软件技术和软件工具进课堂,进一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创新产教融合模式,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开展2025年“国产软件进课堂”活动。

2025年“国产软件进课堂”教学改革项目面向高校本科、高职高专的人工智能、云计算、操作系统、数据库、程序设计等课程,突出人工智能+教育,强调专业知识体系与工程应用技术的紧密结合,融入ICT技术和实践,旨在促进高校新型ICT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

2025年“国产软件进课堂”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申报对象: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成员高校,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成员高校,华为ICT学院成员,以及开设信息技术类相关专业院校。

2.申报专业范围: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程、机器人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信息技术类专业,以及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相关专业。

二、申报要求

1.教师团队:申报教师熟悉相应的ICT技术或工具,并能组织教学团队完成拟申报的课程教学改革项目。拥有相关方向华为职业认证证书/开发者认证证书等资质的优先。已申请往年“国产软件进课堂”项目的教师团队不能再次申请2025年同技术方向的项目。

2.课程改革基础:申报教师已经在本校开设有拟申报课程的对应课程或相近课程,且申报教师有扎实的教学改革经验和强烈的改革意愿。

3.课程改革路径:申报教师能将华为提供的课程资源、软件技术、软件工具等,有效融入现有课程体系,以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第二课堂等方式实现真实融合。

4.支撑条件:申报教师所在学校或学院有相应政策支持课程改革,并有相应资源支持立项的教学改革项目。建议立项项目所在高校和院系在教学经费、教学工作量统计、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

三、项目建设任务

1.融入课程体系:申报教师能将提供的华为课程资源、软件技术、软件工具等,以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第二课堂等方式真实有效地融入学院现有课程,或通过新增课程、重塑课程、联合课程等方式融入学院现有课程体系。

2.课程改革结果指标:本次教改项目分为计算、仓颉、华为云三个课程领域;为了深化ICT人才培养,本次单列微专业AI专项,需要同时申请至少4门昇腾AI方向课程。每个领域项目结题指标有所不同。 

计算方向的课程指标:

1)立项单位选择1门课程在线开班,课程的学生数量≥50名;

2)立项单位报名参加华为ICT大赛的学生数量≥30名;

3)每个项目在线课程≥30名学生通过课程结课测试,或完成实验课≥16学时;

4)选择Ascend C相关课程,每个项目≥20名学生通过算子开发能力认证(中级);

5)项目团队成员至少全勤参加1期或多期华为相关技术方向的师资培训。

仓颉方向的课程指标:

1)立项单位选择1门课程在线开班,课程的学生数量≥50名;

2)每个项目在线课程≥30名学生通过课程结课测试,或完成实验课≥16学时;

3)每个项目不少于50名学生向GitCode仓颉官方Examples仓库提交示例代码;

4)项目团队成员至少全勤参加1期或多期华为相关技术方向的师资培训。

华为云方向的课程指标:

1)立项单位选择1门课程在线开班,课程的学生数量≥50名;

2)每个项目≥50名学生申请华为云开发者空间用于云上实践;

3)每个项目≥30名学生通过课程结课测试,且结课测试成绩达80分及以上(百分制);

4)项目团队教师至少全勤参加1期或多期华为相关技术方向的师资培训并获取HCCDA/HCCDP认证证书。

AI专项的课程指标:

1)立项单位选择至少4门课程在线开班,每门课程的学生数量≥50名;

2)立项单位报名参加华为ICT大赛的学生数量≥30名;

3)项目中每门在线课程≥30名学生通过组合课的结课测试,或完成实验课≥16学时;

4)选择Ascend C相关课程,每个项目≥20名学生通过算子开发能力认证(中级);

5)项目团队成员至少全勤参加1期或多期华为相关技术方向的师资培训。

3.课程改革成果:立项单位至少需要开展完整的一个学期的课程教学工作;并能结合华为课程资源,开展特色学生实践活动,开创特色教改活动,从思想性、先进性、适用性和实践性等方面,总结出建设性、创新性的课程改革成果。

4.本年度教改项目在线学习平台指定为华为人才在线(https://e.huawei.com/cn/talent/portal/#/)。

四、支持条件

1.经过审核立项的每个计算、仓颉、华为云项目将获得3000元教学经费支持;每个AI专项将获得12000元教学经费支持。

2.华为将以在线课程形式提供各个课程教学资源,并为立项单位提供开展教学所需的在线学习平台账号(教师账号和学生账号)、课程大纲、课程教学内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环境以及实验案例等。

3.经过审核立项的计算项目、AI专项,若选择Ascend C相关课程,可提供算子开发能力认证(中级)考券,由项目负责人统一申请。

4.经过审核立项的华为云方向项目,团队成员教师可参考《华为云沃土云创云千校激励计划》申请相关HCCDA/HCCDP考券权益。

5.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将与华为对立项课程单位提供师资培训和课程建设服务,为试点项目提供教学辅导和咨询,试点单位应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师资培训。

6.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和华为公司支持课程教师组织学生技术沙龙、学习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7.面向立项课程单位,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将与华为共同开展开发者布道师遴选征集活动。 

8.通过结题验收并被评选合格的教学改革项目课程教学团队,颁发“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教学改革项目”结项证书。

9.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和华为公司还将从结题项目中,评选出若干年度优秀教学改革课程、优秀教学团队。

五、项目管理办法

1.项目建设周期:2025111-20261231日。

2.项目数量:坚持择优立项,兼顾课程分布均衡,计算、仓颉、华为云方向,本科高校设立130个项目,高职院校设立60个项目,共190个项目;AI专项面向双一流或双高院校设立20个项目。各技术方向项目数量(见附件1)。

3.项目中期检查:主办方将于20267月组织课题中期检查,对立项课程进展、问题等进行咨询、指导、服务,帮助立项课程顺利结项。

4.项目结题审核:202611月底前,每个项目根据主办方要求提供结题材料,并参加结项答辩。

项目结题评选合格标准:

1)完成在华为人才在线平台上开班开课。

2)班级在学学生人数≥50名学生。

3)项目团队成员至少全勤参加1期或多期华为相关技术方向的师资培训。

4)华为云方向每个项目≥50名学生申请华为云开发者空间,用于云上实践; 每个项目≥30名学生通过课程结课测试,且结课测试成绩达80分及以上(百分制);团队教师至少1人获取HCCDA/HCCDP认证证书。

5)计算方向每个项目≥30名学生通过结课测试,或完成实验课≥16学时;其中选择Ascend C相关课程,每个项目≥20名学生通过算子开发能力认证(中级);每个项目≥30名学生报名参加华为ICT大赛。

6)仓颉方向每个项目≥50名学生向GitCode仓颉官方Examples仓库提交示例代码;每个项目≥30名学生通过课程结课测试,或完成实验课≥16学时。

7AI专项每个项目选择至少4门课开班开课,每门课≥30名学生通过课程组合的结课测试,或完成实验课≥16学时;其中选择Ascend C相关课程,每个项目≥20名学生通过算子开发能力认证(中级);每个项目≥30名学生报名参加华为ICT大赛。

六、申报办法

1.请拟申报教学改革项目的高校教师认真阅读本通知,认真查阅拟申报课程的课程材料(见附件1),积极组织申报试点项目。

2.由项目负责人填写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附件2),加盖院系公章,扫码在线提交申请书PDF文件。

扫码二维码在线填报申请材料

3.项目申报开始时间:2025113日。

4.项目申报截止时间:20251123日。

5.项目立项结果公示:2025121日前。

七、联系人

束传政 139 1008 5682rawstone@126.com

刘 华  138 1033 7212liuhua@csia.org.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55号中软大厦11

八、附件

附件1:中国软件行业协会2025年“国产软件进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清单

附件2: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国产软件进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单课程版)

附件3: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国产软件进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AI专项版)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

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

2025113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